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口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5-23 01:37:0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口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口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海府〔2007〕5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口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已经2007年6月6日十四届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四日

海口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考核奖励机制,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工作,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海口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规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负责对各区、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工作的考核奖励工作。
第三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 考核结果是评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工作成效和奖励的依据。
第五条 考核方式。实行年度考核。每年一季度对各单位上一年度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六条 考核内容。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各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意见》(海府办[2006]227号)的要求,考核各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和年度签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各项职责和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第七条 考核程序。市政府组成市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海口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确定的考核原则和考核内容对各区、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
(一)自评。各单位按照考核标准和指标要求进行自查自评,并向市考核工作组提交自我考评报告,填报《海口市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评表》。
(二)初评。由考核工作组在各单位自评基础上进行现场或书面考核,确定考核得分。
(三)综合评定。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考核组考核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排序,提出奖励名单报市政府审定。
第八条 考核奖励金。奖金总额为50万元,资金来源由市政府负责统筹安排,纳入年度市财政预算内,由财政、监察、安监等部门监管奖励获奖单位和个人。
第九条 奖励名额及标准。
凡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中获得优良成绩以上的单位,按照得分高低排列顺序奖励前12名。先进个人原则上从优秀等级中按比例产生,特殊情况由市安委办提名,市安委会审查后,报市政府批准。
一、先进单位:奖励分三个等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二名(指定区政府一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由市政府授予“海口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被评为一等奖的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给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各8000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5000元;行业主管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3000元;区安监局长5000元。
被评为二等奖的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奖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奖给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各6000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3000元;行业主管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2000元;区安监局长4000元。
被评为三等奖的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奖金分别为3万元、2万元、1万元。奖给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各3000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2000元;行业主管部门奖给局长、分管副局长各1000元;区安监局长2000元。
获奖单位的剩余部分奖金奖给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个人,安全生产联络员奖励1000元。
二、先进个人:先进个人名额30人(含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乡镇先进个人),由市政府授予“海口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每人颁发奖金1000元。
第十条 考核结果发布。海口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每年初通过新闻媒体、政府公告、新闻网站、简报等形式,发布上一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评工作发布考核结果。
第十一条 处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海口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铁岭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


铁岭市人民政府令

第 23 号




《铁岭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业经2002年9月29日第4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

二OO二年十月十七日




铁岭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保护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辽宁省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履行聘用(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
第三条 仲裁机关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遵循及时、公开、合理的原则。
当事人在人事争议仲裁中的地位平等,适用法律、法规平等。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政府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为处理人事争议的专门机构,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第五条 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人民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可以聘请有关人员担任。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数应当是单数。
仲裁委员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处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理仲裁委员会授权的有关事宜。
第七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由3名以上(含3名)的单数仲裁员组成,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可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第八条 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配备相应的专职仲裁员,并可根据仲裁需要,聘请有关部门的人员、专家学者和律师担任兼职仲裁员。
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兼职仲裁员进行仲裁活动,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

第三章 管辖和受案范围

第九条 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下列人事争议案件:
(一)市属单位、国家与市共同管理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二)跨县(市)、区的人事争议;
(三)铁岭市行政区域内的省属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第十条 县(市)、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级所属单位及县级以下管辖的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第十一条 上级仲裁机构可以直接受理下级仲裁机构管理的人事争议仲裁案件。仲裁机构之间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共同上一级仲裁机构指定管辖。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对下列人事争议不予受理:
(一)仲裁委员会已经决定不予重新仲裁的;
(二)不属本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三)超过仲裁申请时效的人事争议;
(四)已向人民法院起诉、且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人事争议。

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十三条 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数递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电话和邮编,如果申请人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电话和邮编,如果被申请人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所和联系电话。
仲裁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名,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加盖单位印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名。
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当提交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下列事项予以审查:
(一)申请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三)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事项是否属于受案范围;
(四)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五)申请时间是否符合仲裁申请的时效规定。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在1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在做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条 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申请人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第十七条 凡参加仲裁活动的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委托他人代理,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及时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
第十八条 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可以推举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代表人在仲裁活动中的行为,对其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第十九条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时效的人事争议,在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后,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
第二十条 仲裁应当公开开庭进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公开开庭,进行书面仲裁:
(一)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
(二)当事人协议不公开开庭的;
(三)仲裁庭认为不宜公开开庭的。
第二十一条 决定开庭仲裁的,仲裁庭应当于开庭5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等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仲裁申请人可以按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
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必要时也可以自己收集证据),有权向有关单位查阅或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证明材料,有权向知情人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
证据只有经过当庭质证查证属实后,方能作为仲裁裁决的依据。
在调查人事争议案件中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仲裁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应予以保密。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员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属于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做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四条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以及双方当事人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进行裁决。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第二十七条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做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做出。
第二十八条 对重大的或者疑难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庭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第二十九条 仲裁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与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的;
(二)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三)当事人申请回避,需要重新组成仲裁庭的;
(四)其他需要延期的情形。
第三十条 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当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裁决日期等。裁决书由仲裁庭成员或独任仲裁员签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当庭宣布裁决的,应在5日内送达裁决书;定期宣布裁决的,宣布后立即送达裁决书。
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人事争议案件期间,双方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个人必须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单位不得对其做出与争议内容有关的新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第五章 执行与监督

第三十三条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当事人必须执行。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属于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范围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有错误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做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书面申请重新仲裁,但不停止裁决的执行(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当停止执行的除外)。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重新仲裁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审查决定。经审查,决定不予重新仲裁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决定重新仲裁,并另行组成仲裁庭处理:
(一)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活动违反法定程序;
(二)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三)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四)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等行为。
第三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发现已发生效力的仲裁裁决确有错误需要重新仲裁的,应当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重新仲裁的,应当另行组成仲裁庭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在仲裁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据材料的;
(三)提供虚假情况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八条 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人事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用。仲裁费用收取标准根据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铁岭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司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部直属机关预防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北京的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我部服务局航空订票中心一名临时工已确诊为非典病人。切实做好我部预防非典工作,形势仍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根据4月28日部长办公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我部预防控制非典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防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对我部直属机关干部职工的一次严峻考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田凤山部长讲话要求,充分认识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充分认识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充分认识我们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站在预防非典工作的最前沿,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仗作出应有贡献。

二、进一步完善措施,制定预案

各司局、各直属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典型肺炎预防处置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39号)。已经作出的各项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狠抓落实。同时,各直属单位要抓紧制定预防非典工作预案。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非典预防处置方案。凡尚未制定工作预案的,要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尽快制定,于5月10日前报部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预防工作,针对目前情况,在原有处置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部直属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近期不得擅自离京,如确因工作需要离京,必须经本部门主要领导批准,并当日向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职工离京的情况。二是干部职工得知住所近邻及其他密切接触人员被确诊为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自觉隔离,待21天观察期满无症状后恢复工作。三是保安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各司局、各单位人员出入应主动出示证件,服从门卫管理。四是车辆服务部门要加强管理,禁止外来人员搭乘班车。各班车车长要严格把关,切实负起责任。五是各单位办理对外业务时,应尽量利用电话、传真、互联网等工具,减少与外部人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三、进一步严格要求,安度“五一”假日

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北京市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要求,4月30日上午开展一次办公室卫生大扫除,为防治非典创造清新整洁的环境。

加强值班,确保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节日期间,部实行白天双值班制度。除部值班室电话外,另增设24小时值班电话:田京:13691370532;崔广芹:13641233138;牛滢:13651180525。各直属单位非典预防机构都要安排好值班。按照部办公厅处置工作方案要求,继续坚持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做到发现疫情随时报告,没有疫情按时零报告。

职工要妥善安排节日期间的生活。要在家就地休息,不离京外出,不去京郊农村,不去公共场所,不举行聚餐聚会等活动。

关心京外人员(含临时工)的假期生活,做好统一管理,严格控制离京探亲,防止疫情外染内传或内染外传。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我部非典预防控制工作,根据部务会议决定,已成立部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司局、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本单位预防非典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明确工作责任,做到亲自布置安排、亲自监督检查落实。同时,要坚持两手抓,按照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工作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把非典疫情对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力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增强全体干部职工依法防疫的意识。各司局、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疫情报告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缓报、漏报,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加强信息传递,让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部内外相关信息。在防治非典的非常时期,凡因责任不清、措施不力、不服从大局、推诿拖延、互相扯皮,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要追究具体责任人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防治非典是全社会的法定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的责任,必须搞好群防群治。我们要全体动员,认真学习防治非典的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切实遵守有关防治非典的法律法规,讲大局、讲秩序、讲纪律、讲责任。接受隔离的要积极配合,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对预防控制工作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一时不便,要充分理解,正确对待。要自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共同为防治非典尽到自己的责任。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单位在这一时期,要特别关心职工的生活,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特别是对非典病人、疑似病人、隔离人员、观察人员要密切跟踪,倍加关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我国改革开放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有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有全体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03年4月29日